编辑 康荦 文 康荦 图片及资料提供 站台中国 美编 聂琳
2024年1月21日至3月3日,孙瑶瑶个展《回到种子里去》在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站台画廊举办。
孙瑶瑶毕业于安徽黄梅戏学校的戏音专业。她平凡地走过了四十几年相夫教子的生活,在多伦多伴子陪读的一个闲暇下午,她拿起了画笔开始描述她的过往和眼前。从此,她狂热地投入到绘画与生活的相伴中。她没有接受过学院正规的绘画训练,但她的画作充满了天性中蕴藏的魅力,仿佛她的画布是一片未经触碰的艺术田园。
当我们看到孙瑶瑶的画作时,我们会想,绘画可贵之处在哪?在这样一个AI再次改变世界格局的时代,那绘画存在的理由是什么?我们可以假设绘画已毫无存在的意义了,那将是一个怎样的现实!当再次假设绘画还有未来,那它将向何方?当我们还活着,我们的肉身还存在着,那我们是不是要忠实于我们肉身的经验,面对这些问题,不禁让我想起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那篇《回到种子里去》。这是他晚年写的一篇小杂文,在此文中他讨论了写作与之源头的关系,他更珍视一个人直面现实的真实和感知。当马尔克斯再一次踏上“回归种子之旅”,走在阿拉卡塔卡尘土飞扬的小路上,从这处“诗意的源泉”中回溯本源、回归本心,结出了马尔克斯最令人惊奇的文学果实。就如同马尔克斯回到了种子里去,孙瑶瑶在绘画的过程中也重新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识,并把它直接注入到她的绘画中,她把她的所见任由在画布上自然流淌,她把身体的本能倾注于笔端,回到身体,回到本能,回到直觉和感知,回到她的成长与专注,回到她的灵性和敏感,回到她潜意识中埋藏的种子里去。
王希民个展
湍濑激人
编辑 康荦 文 王雅静 图片及资料提供 拾萬空间 美编 聂琳
拾萬空间(北京)于2023年12月30日至2024年2月25日呈现了艺术家王希民的个展《湍濑激人》。湍濑意为水浅流急处,当个人身处激流之中,往往会为之裹挟、随之翻覆,即便心存不甘与改变,但大多也只能随波逐流、载浮载沉。正是面对这种境遇的无力感,以及因无力而造成的愤怒促成了王希民的创作动机。
山西省右玉县,王希民的故乡,自古便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要冲,使得历代中原王朝不断在此筑城、建堡,与之分疆对垒。加之以往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在战争发与生存抗争之下,留下了众多古堡、古长城和古镇,虽然时代变迁已经改变了这里的人文和自然风貌,但古老的法则和风俗依然在这里潜行,一如杀虎口、右卫镇、威远堡这些地名所见证的亘古的苍莽与肃杀。
王希民自幼便成长在这历史与现代交汇的湍流中,以致儿时的视觉记忆会不时闪现在如今的创作里,加之壁画系的科班训练赋予了他笼罩全景的视角,于是过去和现在、地上与地下全部熔炼在一起,画中的世界仿佛也因此重归混沌的孕育性时刻,由此时间重叠进而隐退,空间与地域并置并混乱地挪移,最终留下无尽的斑驳、纠缠和复杂。但王希民并没有掉入壁画图像中旁观式的图解、叙事和说教逻辑,反而以画面中的形象作为个人情绪表达的载体,以此来回应当下具体、真实的生存境遇。所以深处迷局之中,艺术家无法将自己视为置身事外的第三者,并以此来俯视所谓的众生,因而他的作品从未有“人”的出现,而是以走兽飞禽、植被草木来负荷生命,将人拉至与其同等的初始维度中——一种在烈火、尘烟和荆棘中的无助、无奈以及挣脱和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