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康荦 文 康荦 图片与资料提供 北京国际电影节官方组委会 设计 崔洪洋
历经十五载匠心耕耘,第1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于4月18日至4月26日成功举办。
这场历时9天的全球影坛盛会,以“新质光影·美美与共”为主题,在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与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的历史坐标下,架起连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光影桥梁。来自103个国家和地区的1794部影片汇聚“天坛奖”竞技场,超300家国际影视机构参与交易,12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2名记者现场报道,共同见证了这场兼具艺术高度与产业深度的文化盛典。 北京国际电影节已然成为甄选全球佳作、传递中华文明的时代新韵、搭建中外电影交流的虹桥——以创新策源力激活业态,用艺术感染力讲好中国故事,持续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蓬勃的影视动能,票根经济引爆全城狂欢,电影嘉年华点亮光影盛宴。在世界电影130周年、中国电影120周年的特殊节点,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再次带领中外影人和电影爱好者们解锁了这个春天的光影之约。光影两甲子银幕大乾坤北京国际电影节探索电影的无限可能 最美人间四月天。在一年中最美的时节,4月18日至26日,第1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带着全世界最好的电影,如约而至。九天“新质光影美美与共”的光影旅程中,全球影人与影迷跨越山海,“为一部电影,赴一座城”;技术与产业共生共促,启迪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前行之路。在这九天中,“历史”与“未来”,无比和谐地交融,让大家看到了小银幕的“大乾坤”。

向新而行 为大时代生产好电影 2025年是个特别的年份。120年前,中国第一部自制电影《定军山》在北京大观楼上映,拉开了中国电影的璀璨大幕。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初次融合。此时距离世界电影诞生不过十年。 120年后,一部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如浪潮席卷全球,不足五尺高的电影主角一举将中国电影带上了世界影视票房前五的位置。巧合的是,这部电影同样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先进科技的碰撞。这,无疑是向中国电影120年献上的最佳“贺礼”。

站在这个特殊的时点上,今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致敬经典”主题贯穿始终。开幕式红毯上,众多明星以复古造型致敬百年经典角色; 特别策划的《两甲子的喝彩:中国电影特展》和《130年的自画像》两大主题,以经典作品带领观众回溯百年影史。而特别推出的“京剧电影工程”系列专题,精选了十部京剧电影,更像是向《定军山》的深情告白。前门大栅栏街的大观楼影院成了这个春天的网红打卡地。人们在这里触摸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过去,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回首过往是为了更好地注目未来。已经走过十五个年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今年继续向“新”而生。 聚焦新技术——往届的VR单元、XR单元今年进一步扩展为“无界”和“沉浸”主题单元,汇聚了40余部先锋作品,包含VR、AR、MR、环幕、三折幕及影像交互装置等多种技术形态。电影《唐宫夜宴》获取了中国虚拟现实电影的001号“龙标”。用技术护航艺术,开启未来电影发展的无限可能。 聚焦新生代——“注目未来”单元连续多年为各国电影新人的首部或第二部剧情长片提供展示舞台。来自北京的青年导演澈与炻在家乡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最佳导演奖,他自编自导的作品《渔猎法则》在短片单元RF新血计划夺魁。源源不断涌现的新生力量,给未来电影注入了不竭的前行力量。正如本届电影节天坛奖国际评委会主席姜文在聊起《哪吒之魔童闹海》导演饺子时,一指台下的年轻人,深情地说:“《哪吒》只是一个开始。将来‘饺子’有的是。” 北京用电影打造 共识和对话的空间 北京,这座中国电影的原点城市,为北影节向“新”而生提供了文化的沃土和深厚的产业积淀。在北京注册的影视企业超万家,占全国影视企业的7.4%,大部分都是头部影视企业。在55部过亿票房的国产影片当中,京产影片占到1/4,其中有4部京产影片位列国产电影年度票房的前十位。2024年北京市票房20.9亿元,占全国总票房近5%。北影节上,全新打造的“青创Young力场”,推出青年影人与项目落地孵化平台;项目创投继续推介申请青年影人专项扶持基金;“注目未来”单元连续多年为各国电影新人的首部或第二部剧情长片提供展示舞台……从项目孵化到创作引导,从平台搭建到行业联通,通过北影节,北京在持续努力建设人才荟萃、创作活跃、市场繁荣的国际影视高地。

“从致敬经典到AI前沿,从青年影人扶持到‘票根经济’创新,北影节以多维实验探索电影艺术的边界,向世界展现中国电影强国的雄心与北京的文化活力。” 用一张小票根撬动文体商旅融合的大经济 2025年是中国电影消费年。第1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创新推出“北京电影生活节”,以电影为牵引,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一张小小的电影票根,就撬开“嗨玩北京”的众多可能。 截至目前,参与北京电影生活节的联动商圈,整体已累计吸引客流超过2600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票根经济撬动相关商圈消费已近百亿,北京市票房收入继续位列城市票房第一名。 当电影从银幕走向城市街巷,电影的经济价值远远超越了票房本身,而是贯通文体商旅,探索用意义和情感的生产塑造新消费场景的更多可能。光影交织之处,北京电影生活节对城市文化生命力作出了一个新的鲜明注脚。 短短九天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已经落下帷幕。九天里,我们感受到了光影的魅力与城市的交融,更透过电影,看到了文化自信的创新表达、文化产业的光明前景和文明对话的美美与共。我们有理由相信,向新而生,北京国际电影节还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可能! 2025年“天坛奖”获奖名单完整版如下: 最佳音乐:伊恩松诺加内(《贝林格:宏图大志》) 最佳摄影:古斯塔沃·斯奇亚菲诺(《音讯》) 最佳男配角:海一天(《好好的》)、耿乐(《大风杀》) 最佳女配角:玛拉·贝什泰利(《音讯》) 最佳男主角:皮埃尔·巴斯丁、本杰明·兰比罗特(《最美小镇》) 最佳女主角:赫尔加·古莲(《爱的暂停键》) 最佳编剧:孙悦、张琪(《大风杀》)、莉莉娅·英戈尔夫斯多蒂尔(《爱的暂停键》) 最佳艺术贡献:《音讯》 最佳导演:莉莉娅·英戈尔夫斯多蒂尔(《爱的暂停键》) 最佳影片:《爱的暂停键》 终身成就奖:田华

姜文电影大师班“多用点脑子,少用点手机” 4月25日,第1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国际评委会主席姜文现身“电影大师班”,面对现场千余名影迷期待的目光,姜文妙语连珠、金句频出。“多用点脑子,少用点手机”;“不要随便拍电影,创作要严肃”;“导演一定要学会自己写剧本”;“饺子导演挺了不起,但未来饺子有的是”……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姜文将自己几十年来当导演的经验和盘托出,“如果你想拍电影的话,一定要多去尝试,我特别喜欢那些半路出家的年轻人,中国电影的未来一定会出现更多的饺子。” 以下内容整理自此次大师班现场实录。

希望大家用脑子记,而不是手机 我觉得你们最好把手机放下,咱们聊聊天,你要举(手机)的话,其实你脑子就放空了。这不是在演节目没什么可拍的,就是拿脑子记,我跟我们的工作的小孩也说,我说你们一定要学会用脑子记事,手机记的东西不等于理解,你仍然不理解。我们工作中就有这种情况,我问工作人员的时候他什么都不知道,必须马上打开电脑,我说你亏了,我这么大岁数,我现在62岁了,我能用脑子记就用脑子记,我发现我都能记得住。

我没说不能写影评,是说做事儿不能“随便” 你得认真听,不要歪曲我的意思,最好也不要让媒体歪曲我们的意思。上次我说不要随便写影评,我不是不让你写影评,是不让你“随便”写影评,那么随便是不好的。即使你愿意你自己随便,我都不愿意让你对你自己那么随便,别人跟你随便也不好,是不尊重你。 所以随便是不好的,写影评是好的,写得越多越好,但是不能“随便”,反正我拍电影的时候我坚决不随便。我觉得随便,首先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这个生命,所以我强调不能随便。

饺子导演了不起,但这只是开始 我觉得饺子导演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但是我认为这是开始,还不到最高点。台下的观众里边藏了那么多饺子还没煮,但是都包好了。另外饺子没有上一个的,我们得上一盘,得一盘都端上来才热闹,所以我觉得这只是一个起点。 从小说里看到我想拍的电影 其实我们读(原著)的时候,我脑子里就出现了很多东西,那个东西就已经远离了小说。但是我也没说这种东西里没有小说的刺激,所以没它不行,完全是它也不行。不同的人读同一本小说,可能读出完全不同的东西。比如说我有一次做采访,有一个主持人说你《侠隐》里面吃喝玩乐的都没了,我说留给你们,我说吃喝玩乐的东西我不是很有兴趣,我电影里面尽量不吃饭。 包括原著的名字是否要保留的问题,我从来都没觉得必须用原小说的名,比如说《动物凶猛》,非常好的名字,但是我们没那么喜欢。这小说给我的印象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就把这句话写在张纸上,然后就自然而然成了电影的标题。 自己其实是被错过的钢琴天才 就像我们刚拍的电影(《英雄出少年》),主人公的爸爸说他是天才,果然最后也证明了这点。我其实就是被错过的钢琴天才,一开始我不识谱,但是我研究研究,现在都能弹贝多芬了。说这个事儿不是说我多厉害,而是说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能,你得试一试才能知道有没有惊喜,你其实比你想象的优秀,只是被手机耽误了。 我找了几个钢琴家,我说你再帮我修正一下电影里弹钢琴的情节,他们就说先看谱,我说你不看谱不行吗?他们说不行。我说那算了,我打算不学谱了,我不想被谱子框住了。我不是说学谱子不好,但是你不能过度依赖,我觉得有点可惜,我不相信贝多芬的成就是看谱子得来的。

先明确你有没有想表达的 对我来说,如果你真想拍电影,你得先问你自己,你有什么要表达的?我觉得拍电影的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如果你没有你自己的态度,自己要说的话,你会很受罪。 你怎么看待生活就很重要,你是随着生活走,还是逆着生活走,还是你很认可大家伙公认的东西,还是不认可,这也挺重要的。我觉得你先问问自己,你要表达什么?你要去思考电影拍到今天还缺什么,有没有什么是非你不可的,这个很重要。 《让子弹飞》本来有另一个结局? 写《让子弹飞》的剧本时,大家都在聊师爷死了之后,张麻子和兄弟们带着钱远走高飞不就得了,这样片子时长也能短点,拍得也轻松些。但是我觉得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我想拍的就是张麻子必须得回去把黄四郎办了,这是他在乎的事情。为了能够让张麻子杀回鹅城更合理,我们就花了很长时间去创作连接这两个段落的情节,一车银子一车子弹的情节就自然地出来了,这也就有了大家现在看的版本。 分镜潦草是因为只服务于拍摄 对我来说分镜就是跟摄影沟通用的,有些人做分镜是彩色的,甚至恨不得用绣花针再绣一遍,但这不是我的分镜的作用。我的分镜就是让摄影知道我的人物的站位和调度是什么样子的,后来大家熟悉了,他们也不看了。

如何指导演员:玩命吹捧 (指导演员方面)我们的做法很简单,就吹捧,玩命的吹捧,演员只有在忘乎所以的时候才能胡作非为,他才能做出各种你想要的东西。你不要老批评他,你说你这不对那不对,不可能演得好。 导演在现场得让大家都舒服,你如果不满意的,你可以骂摄影、录音,你可以杀鸡儆猴,但不能直接去说演员。导演不能去逼演员,比如我要把葛优变成周润发,把周润发变成葛优,我为啥去做这么糟心的事儿,这些演员只有做自己才能发挥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逼着葛优变成周润发,我觉得这是一个坏人做的事儿,我不干这事儿。 后期剪辑直接决定电影成败 同样的素材,不同的剪辑师会剪出完全不同的片子,可能会成就经典,也可能剪成垃圾,所以剪辑师很重要,剪切的过程也很重要。 我去好莱坞拍《星球大战:侠盗一号》时,后来补拍了一次,说要重拍70%的戏份,我就很吃惊。因为对于创作来说,如果后期调整得很大,其实就可以理解为是失误了。 创作的核心不是技术,是表达的内容 我有时候随便在飞机上看一部电影,就技术各方面都好,但是剧本太差了,就会让我感慨为啥用这么好的技术讲一件这么简单的事儿。技术是很重要,但是电影拼的不是技术,是你想表达的内容。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注目未来”单元荣誉颁布全球青年影人角逐各项荣誉 4月24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由北京电影学院主办的“注目未来”单元荣誉典礼在北京华彬歌剧院落下帷幕。

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主席周志军表示,在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新中国电影教育75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举办此次典礼具有格外特殊而深远的意义。伴随一代又一代中国电影人的努力创造,中国电影逐渐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艺术之路,并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中国电影教育也走过了75年的辉煌历程,其中北京电影学院作为新中国电影教育的重要阵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周志军副主席还提到,“注目未来”单元自2014年设立以来,始终秉持“用中国的眼光发现国际影坛新人,以世界电影新潮流引领艺术原创”的宗旨,致力于为全球青年电影人提供分享和交流的平台,展示电影艺术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增进各国青年影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国电影与世界对话,丰富中国电影产业生态格局,为全球电影艺术的多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今年“注目未来”单元有来自全球17个国家与地区推送的15部影片参选。经过认真的观影、讨论与深入研究,评审团秉持专业、权威、公正的原则对本次入围影片进行了评审。 典礼现场,评委金晨与导演杨荔钠共同揭晓并颁发了“最受注目女演员”荣誉,随后,评委宋洋与演员杨紫携手为“最受注目男演员”得主颁发荣誉。著名电影人王丹戎与电影美术指导霍廷霄则登台授予“最受注目艺术贡献”荣誉,彰显了电影工业幕后工作者的重要价值。评委西里尔·舒布林与导演宋方金颁发了“最受注目编剧”荣誉,评委萨布与导演李少红则为“最受注目导演”揭幕。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主席周志军与演员孙俪共同揭晓了当晚的重磅荣誉——“最受注目影片”,将典礼气氛推向高潮。 本届“注目未来”单元特别设置“华伦天奴织梦未来·装造创意荣誉”,由电影美术指导霍廷霄与演员林志玲联袂颁发。该荣誉旨在表彰服装设计与造型艺术对电影叙事的创新推动,展现了电影与时尚跨界融合的无限可能。 最后,“注目未来”单元国际评审团主席匈牙利导演、编剧贝拉·塔尔向获得荣誉的主创们分享了寄语。 这些荣誉是“注目未来”单元对优秀创作者及其作品提出的鼓励与肯定,也是为新晋影人送上的一份祝福,祝愿他们能在自身的光影之路上继续砥砺前行,守护最初的梦想,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典礼最后,现场播放了“注目未来”单元联合本届国际评审团评委们共同拍摄制作的“纪念电影诞生130周年”短片。在充满喜悦与感动的氛围中,“注目未来”单元荣誉典礼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