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宠物生命关怀服务师李立心 只愿你曾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宠物生命关怀服务师李立心 只愿你曾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时间:2024-08-22 15:43 来源:北京青年周刊

编辑 康荦 文 张娜 图片提供 受访者 美编 聂琳


  李立心是台湾宠物生命关怀服务师,马偕医院生命关怀事业科认证宠物临终服务师,说得直白一点,有些像是宠物的入殓师。她与美国希塔疗愈师等朋友们创立了“悉它之所”,那是一个为失去宠物的家庭设立的疗愈空间,希望家长们能在悲痛中放慢脚步,在爱与被爱、尊重与被尊重中,度过最难熬的时间。

  李立心之所以加入到这个行业,也真的是因为电影《入殓师》,电影所传递的对生命的关怀化解了很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李立心讲述了她与自己的猫“5000”的故事。她第一次见到“5000”时像是一块脏兮兮的破抹布一样所有毛都粘在一起,她抱着这块“抹布”,去宠物医院救助,花了五千元,流浪猫找到了自己的家,也拥有了自己的名字“5000”。

  “‘5000’是一只金吉拉,体质很弱,接二连三一直在生病,竟然得了两次猫瘟。也是因为去医院,看到这些生病的小动物们挤在拥挤的空间中,被关在笼子里,悲惨又没有尊严。这让我开始考虑,要是它万一走了,我该怎么去处理这件事情。”

  于是李立心开始去了解这个行业,她考察了一些做宠物生命关怀的机构,觉得都有欠缺,统一的特点是,都不够美。

  “我从台湾来,我小时候家里一只大狗去世了,在台湾有宠物临终关怀机构,会告知宠物的家人宠物目前的情况,帮我们处理宠物善后。”

  随后李立心回台湾进行了相关专业的学习,考取了殡葬师执照。执照是由一家天主教医院派发的,医院本身就有生命事业关怀科,之前这个科室是针对人的,后来因为养宠物的人多了,所以就在科室中分出一部分针对宠物。

  历经两年的准备,李立心开始正式做“宠物生命关怀”这件事。

  “宠物生命关怀”有两个用意,一个是能够帮助宠物的家长去解决掉面临宠物离开场景的为难——“我们一直提倡要提前为‘宠物往生’做好准备。这个过程非常艰难,但也非常有意义。从三个月之前开始做准备,跟家长签署一个生前契约,写清楚会提供什么服务。在这期间,如果情绪需要怎样的支持,可以与我们联系。”告别的战线拉得比较长,所以家长能够相对理性地去看待宝贝的往生,以及能够确定需要跟它们做一个怎样的告别。

  宠物告别机构的工作会做得很详细,包括主人需要什么样的场景告别,邀请哪些嘉宾来参加,需要搭配什么样的鲜花,需要什么味道的香氛产品,宠物的骨灰会怎么处理,骨灰除了可以做成项链,还可以做成鹅卵石,摆在家里的花坛……

  另外一个唯独的地方,心理学的部分也就讲到关于“心理任性”这个词。当宠物的主人在这段时间通过一些有意识的行为去回忆的时候,可以减少伤痛。

  宠物告别机构会从心理疗愈方面,帮助宠物主人释放悲伤的情绪,他们会引导家长去整理一些照片,把告别仪式做成小小的照片墙。通过这种方式,慢慢疗愈伤痛,实现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

  “有一个在日本的女孩,为她留在北京父母家的一只爱犬萨摩耶做临终告别。举行仪式的当天,女孩的两鬓斑白的父母来了,老人与狗有很深厚的感情,仪式结束之后,老父亲在我们的服务室门口鞠了个九十度的躬。对于这个家庭,这场告别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这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李立心说,那是她的职业的高光时刻。

对话李立心:





  李立心

  台湾宠物生命关怀服务师,马偕医院生命关怀事业科认证宠物临终服务师,北京悉它之所宠物生命纪念空间创始人。

  Q:“宠物生命关怀”要解决的是哪些问题,真正能给动物和人带来什么?

  A宠物的告别仪式以及这件事情本身的逻辑,就是我们希望来的家长通过这一系列的事情能够释怀,能够得到疗愈。我们会通过宠物的芳香疗法给宝贝调制抚慰的精油,我们尽我们所能创造安静、和谐、美好的环境。

  Q认真告别的过程,也是尊重生命的过程吧。

  A我发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家长都是把毛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所以认真的告别也是尊重生命的表现,这也是对这些爱孩子的家长的理解。

  我们做动物告别一般每天最多预约五家,这样能够保证有充足的时间有安静的环境,不被打扰。

  之前有一个家长,开车找我们这边来要开两个小时,因为堵车他们迟到了,所以告别仪式也拖延了很久。后面等待的家庭没有一点怨言,都是动物的主人,对动物的情谊都互相理解。宝贝是一只边牧,他们带来了狗狗之前的玩具食物,做完动物告别之后,他们把狗狗的食物都给我们留下了,让我们留给院子里的流浪动物们。

  Q那些美好的动物活着的时候,主人把它们当作孩子,动物给人能够带来什么?

  A很多家长在动物去世的时候很长时间走不出来,我觉得动物给人充足的情绪价值,动物太聪明了。

  比如我的猫教会了我很多事情,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它教会了我与人相处的时候要拿捏分寸感。

  我的猫对分寸感这件事,掌握得非常好,它知道什么时候该找你,什么时候与你拉开距离。

  我养猫之后变得越来越宅,觉得没有必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在外部的一些事情上。安静地在家里待着,与猫为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非常美好。“宠物告别”这件事情主要是针对养猫的家庭,猫的主人们的个性就是不爱出门,多半患有社交恐惧症,大部分是“i人”,所以在那个非常艰难的时刻,他们会觉得很无助,不知道如何排解,也不知道跟谁去诉说。

  我就是一个特大号的“i人”,我对那种感受特别能够感同身受,我可以想象出主人们面对的那种困境,也因此,我想推出到家服务的项目。

  Q成为“宠物生命关怀服务师”你收获了什么?

  A通过这个行业,我也接触了各式各样的家长,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温暖善良的人。

  我觉得人与动物的关系是最真诚、最真实、最纯粹的,我们见到家长们的那一刻,又是他们最脆弱、情绪最难以控制的时刻,所以我们看到的完全是脆弱又需要呵护的人们,我给予他们最大的理解和支持,收获的也是温暖的敬意。